今天(9月1日),杭州天地实验小学的孩子们迎来了独特的“开学第一课”。
这个班的老师是五位劳动模范。他们给学生带来的课程生动有趣。比如,体育老师是奥运冠军叶诗文的教练韦伟。课堂上,他向同学们讲述了叶诗文如何成为奥运冠军的故事。
体育老师是奥运冠军叶诗文的教练韦伟。他在课堂上讲述了叶诗文如何成为奥运冠军的。
这堂“第一课”体育课由省劳动模范、杭州市陈经伦体校游泳教练魏巍主讲。
作为奥运冠军叶诗文的教练,魏巍以叶诗文成为奥运冠军的历程为背景,鼓励同学们用“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通过努力登上梦想的顶峰。 。
课堂上,魏巍还向同学们讲述了叶诗文如何成为奥运冠军的故事。
“在日常训练中,我发现叶诗文与很多训练过的孩子有四个明显的不同。”薇薇说道。
分别是哪四点?
第一点:水的感觉很好。 “任何动作都学得很快。”
第二点:强大的力量。 “我记得有一次陆地练习,大孩子在练单杠,小叶子说我想试试,就把她放到单杠上。没想到,她一口气拉了四五次,让我很惊讶。通过几次科学的练习引体向上训练后,一次可以做十多个。”
第三点:态度认真。 “在我的印象中,叶诗文在训练中从不迟到、早退。”
第四点:坚强的意志力。 “无论训练任务有多么困难,她都毫不妥协地完成了。”
韦伟表示,在训练时,他会专门为叶诗文找一些有实力的老队员和她一起比赛,培养叶诗文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通过比赛和训练来锻炼她。一旦有比赛的机会,她就会带她去参加。
魏伟在课堂上回忆,2007年,他们游泳队参加了当年的“跨越钱塘江公开水域比赛”。叶诗文获得女子青年组冠军。
“当时她只有11岁,这也是她人生中第一次参加水流湍急的开放水域比赛,正是因为这个冠军,她才第一次出现在报纸上!”
泳池常年湿热,夏季泳池内温度更高,达到40℃。无论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都需要克服这些困难,专心训练。
“在体育比赛中,更多的是战胜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时间,因为无论你在哪个赛场,你最大的对手永远是你自己。”这是课程结束时魏巍对学生们说的。
德育老师孔胜东为同学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奉献”的故事。
“同学们,我先告诉你们三组数字,分别是:28、38000和0。每个数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你对哪一个数字更感兴趣呢?”
刚开始上课,孔胜东就向同学们提出了这个问题。
“28!”学生们回答道。
“28这个数字其实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我当了28年的司机,第二个含义是我开的公交车恰好是28路公交车。”孔胜东说道。
孔胜东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杭州公交三公司司机。在这堂课上,他在接受采访时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28年驾驶公交车的经历和30年奉献修车的经历。免费向公众提供汽车。故事。
孔胜东告诉同学们,一开始,他不是公交车司机,而是机修钳工,工作了10年。
“后来,我到一线做了公交车乘务员。1996年,我又做了一个决定,我想花一年时间学习驾驶公交车,成为一名公交车司机。当公交车司机很辛苦,但我想我能做到,为乘客提供良好的服务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的荣幸。”
孔胜东表示,要把车厢打造成一个温馨的小家,让每一位乘客上车时都感觉像进入自己家一样舒适。 “随着杭州这座城市的国际化,我每天都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我相信我的言行反映了这座城市的形象。”
课堂上,孔胜东继续给学生们讲述这个数字背后的故事。 38000辆代表了他在过去30年里为市民免费修理的自行车数量。 “我工作时是一名公交车司机,工作之余也帮助人们修车。”
有同学问:你开车那么忙,为什么还要抽时间帮别人修车呢?
“记得高中毕业的时候,有一次去同学家玩,晚上回到家,自行车轮胎瘪了,却找不到地方修,很不方便。于是我开始默默观察,发现杭州夜间修自行车的摊位很少,市民夜间修车非常困难。”孔胜东说。从1986年开始,他每周六晚上都会在杭州中山北路与百景坊巷路口免费修车。在这里,无论晴天还是雨天。 “这些年来,杭州发生了各种令人惊奇的变化,其中离不开每一位奉献者的默默奉献。公交车有终点,但奉献没有终点。”
这些老师带来了他们的“开学第一课”。
科技课由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教师王云主讲。他从KN95口罩的生产开始,分享了自己接触数控、投身机械加工的故事,鼓励同学们树立报国理想,为中国“智造”做出贡献。
劳动技能课由工树工匠、“钱塘剪纸”非物质传承人方建国主讲。他给同学们带来了自己的剪纸作品——《西湖十景》,并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四十年的剪纸历程。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坚持下来的故事,《四张剪纸》的成长故事让大家感受到了坚持的力量。
美术课由“杭州工匠”、杭州七中美术老师吴江东任教。他通过画家李可染“废画三千张”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感受到求异、创新的价值,做新时代的“独特的自己”。
活动期间,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项海刚带领全区优秀教师代表发起向劳模工匠学习活动:“弘扬劳模精神,努力奋斗”我们要向劳动模范、工匠精神学习,用他们的精神凝聚力量,用匠心支撑梦想,用创新谱写辉煌篇章。
市人大常委会副书记、党组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郑荣生为同学们赠送了劳模工匠系列丛书《向上的力量》 ,激励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走上成才报国之路。
今年是杭州“926工匠日”的第三个年头。通过举办“劳模工匠进校园传承精神接班好班”首课活动,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尚,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新时代学生,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编、在互联网上传播。否则,本报将通过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nchangli.com/html/tiyuwenda/9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