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年 8 月 14 日
关于湖北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意见 为更加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现制定湖北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意见。
1. 目标
到本世纪末,湖北省全民健身规模和水平要与湖北经济发展相适应,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一)全民健身组织领导架构完善,管理网络体系和监测评价体系形成,有一支高素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管理干部队伍。
(二)全民健身法律制度比较完善,群众体育锻炼的场地和经费基本得到保障。
(三)全省城市人均公共体育用地达到1平方米左右,学校体育设施用地基本达到国家定额标准,50%的县(市)、40%的乡镇体育设施达到国家数量和质量标准。
(四)全省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常年持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稳步增长。
(五)国民体质显着增强。与国家体质测量标准实施初期相比,体质达标人数增加了5-8%。中小学生体质状况居全国中上水平。全省人均寿命逐年提高。
2、实施对象
全民健身的实施对象是全省人民,以青少年儿童为重点。工人、农民、士兵、知识分子、城镇居民是全民健身的主要实施主体。
三、对策落实情况
(一)加强领导,形成社会化全民健身管理体系。省委、省政府成立湖北省全民健身规划纲要实施领导委员会,省委书记贾志杰、省长姜祝平任名誉主任,副省长韩南鹏任主任。 。办公室设在省体委,负责日常工作。全省各级单项体育联合会和体育社会团体要按照体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和安排,积极落实全民健身计划。
各地、市、地、县要设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区域规划和实施方案,并纳入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教育、工会、农业、民政、民委、残联等有关部门以及各行业、各系统也要制定相应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并有指定部门和人员负责工作。
(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保障全民健身计划实施
在学习宣传贯彻《体育法》的同时,加快群众体育立法进程,逐步建立健全群众体育法律体系。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法律法规,进一步在全社会树立依法办事、管理体育的理念,加强体育市场管理,确保全民健身计划顺利实施。
(三)加强体育场馆建设和管理,满足群众体育活动需要
体育场馆建设必须纳入当地社会发展规划,体育场馆设施布局必须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各级政府要逐年加大体育场馆建设投入,落实国家关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指标、学校体育设施指标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旧城区改造,有计划地发展体育公园、群众健身花园、儿童体育娱乐公园。增设小型、多样、多功能的体育设施,使之真正成为全民健身休闲的天堂。
体育场馆必须向公众开放。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把体育场馆开放作为经常性工作,增加开放时间,提高工作质量,提供配套服务。体育场馆必须依法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占、毁坏体育设施,不得挪用体育设施。
(四)拓宽筹资渠道,逐步形成全民健身新格局。各级政府要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并逐年增加。同时,多渠道解决资金来源。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各部门、各单位要投入一定资金,开展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各地可以设立全民健身基金,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采取多种方式筹集全民健身资金。
体育行政部门要完善群众体育经费配置,逐步提高群众体育投入比例。各级政府要对体育产业建设给予支持,鼓励社会发展体育产业,服务全民健身产业。
(五)分类指导,依靠社会力量,共同管理
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基础和重点。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执行《学校体育条例》和《中小学体育教学合格标准》,保证每个学生每人每人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日并落实“两课”、“两操”、“三活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落实要求达到95%,合格率达到85%以上。
要深化业余训练改革,加强规划布局,办好各级业余体校,使之成为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农村体育要与传统文化娱乐活动、农村小康社会追求结合起来,重点要放在乡镇层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全国体育先进县成果,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和“六创”,评选十强县(市) )以综合体育实力,打造田径、游泳、武术等民族体育项目。乡镇活动。将员工体育纳入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和管理目标,坚持开展班前锻炼、岗位锻炼等适合行业特点的体育健身活动,提高员工素质。提高职工身体素质,在政府官员和知识分子中倡导简单易用的健身项目和方法。要逐步开展高级知识分子定期体检和体能测试。要关心支持残疾人、少数民族、妇女、老年人的健身活动,精心指导,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解放军、武警官兵的体育活动,由省军区、驻湖北部队、省武警总队有关部门研究部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nchangli.com/html/tiyuwenda/9338.html